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项目组在2017年-4月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组对住房市场的长期跟踪研究,完成了2017年-4月《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最新房价)
分析认为,2016年以来的本轮热点城市房价上涨,既有金融货币宽松的因素,也有大城市住房库存偏低且未来供给能力不足的实际因素。
2016年以来为了配合住房去库存,住房信贷条件显著宽松,房贷利率也降至历史最低点,这从客观上为房价的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销售的增长,大城市住房库存普遍不足去化周期过短,短期供求矛盾的尖锐化则是造成热点房价过快上涨的基本面原因。由于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均接近或超出宜居极限,只要人口的聚集化动力不发生改变,未来长期住房实际供给能力仍将不足。
据此预计,随着资金面的收紧,以及“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四限调控政策的推进,多数城市房价短期涨势将得到抑制,但房价全面下跌的可能性极低。个别库存极低的城市房价仍将继续快速上涨。以2017年北京“.17”调控为标志,各热点城市陆续大幅加码了住房调控政策。“认房又认贷”及外地户籍家庭社保年限要求等较严厉的政策手段几乎成了热点城市房价调控的标配。“余额宝”等无风险货币基金年化利率突破4%,标志着货币供应持续收紧。由于商品住房表现为基于土地法权的金融产品,购房政策及货币环境的全面收紧,将对短期市场构成显著的利空。但另一方面,大城市住房长短期供给都存在不足,房价很难因政策或货币因素利空出现大跌,短期走势可能以稳中有升为主。
为此建议,为进一步稳定房价,短期热点城市应紧持“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四限调控政策。长期应通过雄安新区等城市新路径探索,为人口稠密区域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供求矛盾提供新途径。
标签: 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