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上报闲置土地案例 开发商面临大考 专家称土地闲置处罚执行难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7月1日起,新修订后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即将实施,各地存在“囤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将面临大考。据上海浦东新区规土局透露,近期已将关注度较高的闲置土地案例上报。 实际上,由于土地动迁存在障碍,“土地闲置”往往被归为政府责任,开发商被处罚的案例实际上并不多。相反,土地闲置,价格飞涨,房地厂商们却能从中获得相当可观的利益。土地“囤而不发”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如何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7月1日起,新修订后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即将实施,各地存在“囤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将面临大考。据上海浦东新区规土局透露,近期已将关注度较高的闲置土地案例上报。 实际上,由于土地动迁存在障碍,“土地闲置”往往被归为政府责任,开发商被处罚的案例实际上并不多。相反,土地闲置,价格飞涨,房地厂商们却能从中获得相当可观的利益。土地“囤而不发”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如何
继多个城市开始进行楼市微调后,河南省祭出“大尺度”楼市新政。 据昨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有关政策给予明确。 “《意见》之一,就是提出支持群众购买首套房的具体措施。 简言之,符合条件的群众购买首套房,银行要执行优惠利率。”昨天上午,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认购减房款、打折……端午节期间,优惠促销的楼盘很多,优惠力度明显加大谈起楼市是否回暖,内蒙古一位开发商叹气说,他没感觉到市场回暖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有人趁市场和政策有些变化,趁机炒作舆论制造恐慌情绪 降息,成交量回升,部分城市悄然放松限购限贷政策……伴随着这些变化,楼市“回暖论”也在抬头。 虽然相关部委 就楼市调控或放松的说法接连辟谣,许多有购房需求的人依然被搅得心神不安。 对此,北京
上海楼市限购令政策再度缩紧,已在部分区县试执行“非上海户籍居住一年以上不结婚者,不可买房”政策。不过,目前尚未得到官方回复。 据了解,限购政策对于外地未婚个人购买住房政策进一步收紧。截止6月26日,黄浦、卢湾、杨浦、虹口、宝山、静安等区已停止受理外地单身个人购买住房;浦东、南汇、闸北、普陀、嘉定以及徐汇、长宁、闵行、青浦、松江等区暂未对外地单身个人购买住房作进一步限制。 汉宇地产评论:
不动产登记时间表确定:后年全面实施 国土部表示,今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专家称“若实施房价不会马上大跌” 昨日,国土资源部在其官网上发文表示,将在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 国土部还明确给出了时间表:在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国土部表示,此次不动
深圳小产权房将部分“转正”,只有原村民才能享受房屋转正待遇。经济之声评论:解决小产权房 疏比堵好,但推广需慎行。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大到北上广深,小到二三线城市,很多城市现在都存在小产权房的问题。小产权房问题怎么解决,一直是个难题。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已经拉开了违法建筑分类处理的序幕,这中间的住宅,就是我们俗称的小产权房。 按照相关的规定,这次试点中可能转正的小产权房,是
近期,楼市又开始喧哗。拐点崩盘之争屡见报端,政策松绑传闻频频出现。猜测与传言,似乎成了左右楼市预期的风向标。这种现象,对于楼市而言绝非好事。 楼市喧哗的背后有客观因素。最新出炉的经济指标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8%和5.2%。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被不少人看作稳增长引擎的楼市,其走势牵动
楼市的走向和房价的跌涨牵动着每一个刚需购房者的心,对于买房,有些人一旦瞅准机会,毫不犹豫、果断下手,然而也有些人总在“潜伏”观望,等待他们认为的最好时机,于是忍耐、再忍耐,年复一年错失无数机会,最终只能徒增伤感。 开年楼市遇冷 “拐点”真的来了? 2014年楼市风谲云诡,变幻莫测。春节过后,一股猝不及防的“降价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二线城市一直蔓延至全国,2月份各地楼市成交一路下滑
日前,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了我国23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告根据相关省级政府审计部门的公开审计报告发现,从土地财政依赖度看,23个省份中浙江以66.27%的占比排名第一;天津以64.56%的占比排名第二。换句话说,浙江、天津两地政府债务有2/3的份额要靠卖地来偿还。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政府有形之手干扰了楼市正常运行的轨迹,引导市场形成非理性预期,大大增加了楼市泡沫化的风险。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