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政!日前,无锡、厦门发布十四五城镇发展规划,其中:
无锡要求,十四五期间,房价涨幅要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
厦门则规定,房价涨幅每年不得超过5%!
靠买房暴富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PART 1
1月18日,无锡正式印发《无锡市市区“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无锡要构建满足不同收入人、不同居住形式、不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住房供给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八大目标:
一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新房、二手房成交均价年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至2025年实现房价涨幅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
二是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十四五”期间,市区计划新增各类住房供应约9.万套,其中新增城镇商品住宅5万套左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升至50.2平方米;
三是进一步拓宽公共租赁住房渠道;
四是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重点解决新市民、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体的住房问题,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100万平方米左右;
五是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户左右;
六是改善老旧住宅小区品质,“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目标约200万平方米;
七是进一步推动住宅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建成品住房比率达到60%以上,其中市区住房建设装配化率达到50%以上;
八是进一步健全规范有序的住房交易市场,经纪机构发布房源信息核验率达到100%,住房交易流程线上化达到80%。
也就是说,未来5年,房价将是无锡楼市重点调控对象,并且将对房价的上涨和下跌都设置一个合理区间。
房价可以跌,但一定要在这个范围内,房价也可以涨,但是涨幅不能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幅。
相对于无锡,厦门对于房价的调控更加直截了当,规划里面直接要求,每年新建商品住宅年涨幅不超过5%。
11月16日,厦门发布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文件主要显示以下几点:
1、保持住房价格平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年度涨幅不超过5%。
2、适度放宽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允许在厦稳定就业的非户籍人口自主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保障房和安置房)覆盖率从25%提高到0%。
4、规划至205年全市常住人口70万人,至205年租赁住房套数占全市城市住房总套数的比例>50%。
也就是说,未来5年厦门房价整体涨幅撑死也就25%,一套新房价格想要翻倍,至少要等20年,彻底断绝了炒房的心思。
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至于无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地居民收入年增速为6%。以此测算,未来5年,无锡房价最多上涨%左右。
房价与收入增速一致,至少意味着就已失衡的房价收入比不会再扩张,大城市的买房负担增速将放缓。
而房价增幅真的控制在5%以内,那房子将彻底失去赚钱的意义。
因为买房是有成本的,现在房贷利率普遍都高达6%,再加上通胀的存在,每年5%的涨幅,可能还跑不过通胀。
一旦房价升值空间不及膨胀,那么买房保值的意义将彻底失去,到时候,居民手里即便有足够的钱,与其买房,倒不如放到银行理财更划算。
再加上随时可能出台的房地产税,种种因素加起来,可能让买房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PART 2
实际上,从今年8月份自然资源部对土地定新规,集中供地城市接下来的土拍,土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并且不能通过调高底价的方式来变相降低溢价率。
这就已经等于把地方上和国企操作抬高地价的路子堵死,也就意味着未来楼市涨幅已经从源头上被限制住了,15%的封顶土地溢价率让楼市的上涨悬念大幅度减少。
在这之后,深圳更是做了一件让多数人震惊的事:8月底,深圳重新发布第二批次居住用地集中挂牌出让公告,其中除去对土地出让作出相应的规则调整外,还提出:进一步下调住房销售限价!
可以看出,多数土地的房价上限,都进行了下调:
从1000元到7000元/㎡不等,放眼深圳,跟七八万、八九万的房价相比,这%-9.2%的降价幅度其实并不十分打眼。
按照100㎡的房源计算,最高也不过70万,至少跟深圳近期动辄掉价百万起步的二手房没法比。
但要知道,这是新房房价,而且这波降价,不是开发商因为市场原因的主动调价,而是官方直接下调,这一招,几乎是调控的终极大招了,堪称釜底抽薪。
直接降新房价格,那不仅仅是要将“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打破,更是将楼市摁在地板上不让动弹了!
按照网友的说法,“后果可控不可控”已经无法预料。
现在又有无锡厦门码上加码,直接将未来5年的房价格局给框住了。
所以,未来房价可能还会涨,但蒙眼狂奔的时代早已过去,买房亏钱不再只是传说。
唯一需要提出的是,现在的楼市,想涨,估计也涨不起来。
PART
刚刚过去的10月,媒体都用“7年来新低”来形容,尤其是二手房,这一次创下了多个新纪录:
因此,已经有城市在悄悄放开限价了。
近期,广州推出第三批住宅集中地块,广州这一轮集中挂地,除了和南京以及其他城市一样,降地价、降低房企拿地门槛外,还进一步取消了部分地块的新房限价红线。
被取消“新房限价”的区域是广州的黄埔、南沙地块。
在第二批集中供地时,黄埔、南沙共计有8宗“限房价”地块,当时广州对着8幅地块的限价要求是,规定未来商品住宅的限售价格在-元/㎡之间。
然而这一次,黄埔、南沙再挂地,地块限价虽然存在,但商品房限价则直接取消了。
虽然广州这次取消新房限价的黄埔、南沙,并非城市的中心板块,但意义和影响也是不小的:
地价是固定的,而商品房价格没有限制,客观上来说,这是进一步将定价权交还给了市场和房企,让房企自主决定自己盖出来的房子价格,不论是在自由度、还是盈利空间方面,都撕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这对房企绝对是件好事。
这一招也算是“因城施策”的精细化实施,类似南京取消部分远郊板块的限购政策,广州在非热门板块取消限价,也是给市场进一步松绑。
而自三季度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对楼市的“救市和松绑”行为,一直在持续不断,力度虽然上不上大,但深度却越来越深。
只不过,每次楼市触底,高层都会出手救市,这一回其实也没有例外,但是具体的救市方式却变了。
之前是简单粗暴的大放水,通过刺激市场的交易量来救市。这次,本着去金融化、去投资性、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目标,在给市场挤泡沫的同时,将援救的大手伸向了房企和土地层面。
至于商品房市场,一旦市场回归理性,热点城市每年的成交量依旧还是非常可观的,只是投资已经基本失去的价值,大家买房更多都是从需求出发。
而现在无锡厦门等城市,在这样的楼市行情中,依然选择将楼市涨幅限死。
可以看出,“房住不炒”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想要靠房子赚钱,难了。
来源:镇江楼市
标签: 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