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 近年来,户籍改革提速,人口流动愈发自由。在变更工作、居住城市时,上班族免不了要面临公积金异地转移、贷款等事宜。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50地出台公积金新政,多地公积金互认互贷,可异地提取。 公积金互认互贷提高了公积金运转效率,也让更多刚需早实现买房梦。(新房) 近日 长江中游城市 20个省会城市共同签署 《长江中游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
近年来,户籍改革提速,人口流动愈发自由。在变更工作、居住城市时,上班族免不了要面临公积金异地转移、贷款等事宜。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50地出台公积金新政,多地公积金互认互贷,可异地提取。
公积金互认互贷提高了公积金运转效率,也让更多刚需早实现买房梦。(新房)
近日
长江中游城市
20个省会城市共同签署
《长江中游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这20个城市包括: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与“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九江、黄冈、株洲、抚州、咸宁、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荆州、孝感、鄂州、天门、仙桃、潜江。就发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业务,拓宽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等达成了共识。
长江中游城市住房公积金合作起步于2014年,在各城市的紧密协作下,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朋友圈”越来越大,已由先前的4个省会城市扩大到如今的20个城市;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由先前的异地缴存互认拓展到今天的互认互贷、异地转移接续、信息核查共享等。
近年来,省市间的公积金合作并不鲜见。
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长三角生态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等。
今年4月份,根据川渝两地住建管理部门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进建立两地互认互贷等七大机制,推动两地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并在开展行政执法联动等4个方面合作,推动两地形成住房公积金领域执法司法联动机制。
9月28日,川渝两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中心及下属机构设立川渝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绿通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打造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标准服务窗口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提升缴存职工满意度和体验感。
2019年12月0日,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启动,大湾区内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不再需要提供原所在地公积金缴存证明,可一次完成办理。短短几分钟,就能够办理好佛山缴存公积金转入广州公积金中心的手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异地之间的公积金合作,特别是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对于实现城市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了便民利民,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城市内某地缴存公积金,并不代表就获得了在该城市其他城市的购房资格。除了互认互贷外,购房者要跨区域使用公积金,首先必须在所在城市拥有购房资格。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多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