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源信息 >

房源信息

供需两旺楼市“暖冬”行情上演 供不应求加大供给引导预期

2025-05-20 07:33:48房源信息3
 居住类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一倍多,高溢价地块轮番登场,区域地王再现……201年以来,土地市场“暖冬”行情华丽上演。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市场供不应求、房价上行预期升温、开发商资金相对充裕是土地市场持续回暖的重要原因,尽管今年监管部门在土地供应、交易、开发等环节的管控措施可能空前严厉,但“地王”仍可能在多地多次出现,土地市场潜伏的过热风险不容小觑。   供需两旺 “暖冬”行情华丽上演   去年

供需两旺楼市“暖冬”行情上演  供不应求加大供给引导预期

 居住类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一倍多,高溢价地块轮番登场,区域地王再现……201年以来,土地市场“暖冬”行情华丽上演。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市场供不应求、房价上行预期升温、开发商资金相对充裕是土地市场持续回暖的重要原因,尽管今年监管部门在土地供应、交易、开发等环节的管控措施可能空前严厉,但“地王”仍可能在多地多次出现,土地市场潜伏的过热风险不容小觑。

  供需两旺 “暖冬”行情华丽上演

  去年四季度的土地市场年末“翘尾”行情,在今年年初得以持续。1月18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了海淀区玉渊潭乡地块的招标结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和京投置地联合体以46.5亿元的价格中标,创下今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的最高总价。

  此前的1月8日,沈阳市土地交易中心进行了本年首场土地拍卖,在经过9轮叫价后,位于沈北新区道义开发区的一宗地块以4.5亿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高达87%。

  1月9日,上海青浦区4幅宅地成功出让,分别被龙湖、绿地、北京奥林匹克置业联合讯佳集团摘下,其中龙湖取得两幅相邻地块,总价6.86亿元,溢价率分别达到64.99%和65.77%。

  1月10日,南昌举行了今年第一次网上土地拍卖会。位于红谷滩新区中央商务区的B-27-2地块以1281万元/亩的价格成交,成为南昌新的单价“地王”。同日,长沙市土地市场首宗网上挂牌的土地成功出让,14亿元的成交价同样给当地市场带来不小震动。

  年初出现土地交易火热情况在往年并不多见。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今年1月1日-1日,全国1个主要城市居住及商办类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较同比上涨了41%,其中居住类用地成交面积涨幅达到159%。在溢价率方面,1个主要城市居住用地的溢价率为2%,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量价齐升”是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的主旋律。相比土地成交放量,价格信号更引市场关注。以北京为例,随着去年末以来几宗高价地的诞生,周边的二手房价格迅速攀升,并很快传导到新房市场。

  尽管北京玉渊潭地块并未“如愿”以“地王”价格竞出,但本月15日,东城区崇文门路口东南角商业金融地块正式入市,正成为市场最新期许的预备“地王”。2011年6月,与之相邻的崇文门菜市场地块以4.2万元/平方米的单价成交,成为北京商业用地的“单价地王”。

  业内人士强调,近期各地加大了推地力度,预计今年年初的土地市场将保持成交活跃势头。随着一些优质地块推出,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将有更多高价地诞生,不排除新“地王”出现的可能。

  供不应求 加大供给引导预期

  在土地交易价格不断上涨的背后,是严峻的市场供需形势。去年以来,大型房企的市场销售情况向好,加之年初不少企业通过海外发债募得大量资金,使房企既有拿地补仓的意愿,也有足够的实力。

  公开信息显示,201年1月以来,共有富力、雅居乐、世茂、合生创展、碧桂园以及佳兆业等8家房企发债总额达45.5亿美元,合计约2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去年全年内地房企发债数额的一半左右。这些房企发债的用途,除了现有债务的再融资以外,还包括为新项目提供资金等。

  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市场回暖和企业业绩的改善,房企的资金流明显改善,获取资金的成本也开始降低。在去库存步伐加快的情况下,其对优质地块的需求更加强烈。

  在土地供应端,一些城市近几年供地始终不足,一线城市更为突出。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北京通过公开市场供应的土地,均未完成当年的计划规模。其中,去年北京完成经营性用地供应72公顷,仅相当于年度计划的1%。此外,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土地供应量同样处于近几年来的低谷。

  对于这种情况,业界称之为“饥渴供地”,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地块争夺激烈,土地价格提高。这给土地市场带来的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

  2012年12月1日,经过12轮网上报价和20轮现场竞价,华远地产以10.05亿元的价格拿下北京通州梨园地块,491%的溢价率为北京历史新高。一周前,华远在通州台湖一宗土地的激烈竞争中败北,得主万科将该地块的楼面价抬升至元/平方米。两宗地块的楼面价都高出同区域的在售楼盘价格,成为“面粉贵过面包”的典型案例。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推地量小,且未能及时引导市场预期,是导致供需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他认为,房地产企业对土地的“饥渴”还将持续,如果今年不能及时增加供应,土地价格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地王或现 市场潜伏过热风险

  从近期地方政府的动作来看,增加供应的举措已经展开。1月6日,成都市推出10块土地,共计410亩;合肥土地市场本月共有18宗地块出让,合计约1687亩,且包括多幅热门地块,与去年同期的“零交易”形成鲜明对比;昆明则在1月供应224宗地块,共计1.2万亩,同比上涨27倍。北京本月也有超过10宗土地的交易。

  国土资源部此前强调,今年各地的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应确保不低于过去5年的年均实际供应量。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从权威渠道获悉,监管层在内部文件中,格外要求一线城市今年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为起到“稳供应、稳价格、稳预期”的目的,2012年年末,国土部提出了多项管控措施,涉及加大土地供应、管控交易方式、促进开发进度、加快闲置土地处置等各个环节,其严厉程度被认为前所未见。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些措施能够执行到位,能够很好地抑制土地市场的非理性局面。

  事实上,从岁末年初几宗土地的交易细节中,不难看出监管的痕迹。2012年12月19日,楼面底价达.8万元/平方米、被认为是北京市场新“地王”的北京农展馆地块被暂停交易。业界认为,其背后蕴含着政府部门防范高价地影响市场预期的意图。若交易重启,势必会对交易方式、价格上限等有所要求,以免竞出高价。

  而在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乡地块的招标中,中标者报出的价格并非最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中虽有“配建公租房”等因素的考量,但政府部门真正的意图在于,借此向市场传递“价格不是决定因素”的信号。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北京成交的5宗经营性用地,全部以招标的方式实现成交。正在交易的17宗经营性用地中,也将有12宗以招标的形式完成交易。招标出让可能成为今年土地交易的主流形式。

  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上行的走势已经确立。业内人士认为,除少数二三线城市因此前土地供应量过大而存在风险外,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都面临大量的用地需求,这将推动土地市场上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1.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却同比下降19.5%。另一方面,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的提高,也在不断推动土地底价持续上升。

  虽然有相对严厉的管控措施,但这或只能在较大程度上抑制市场的非理性上涨,而难以改变市场总体上行的走势。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今年的土地市场,高价地将不可避免,随着一些优质地块的推出,诞生新“地王”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天后十六岁
24分钟前 发表
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都面临大量的用地需求
本站网友 最有效的快速减肥方法
16分钟前 发表
相当于去年全年内地房企发债数额的一半左右
本站网友 上海烧烤
25分钟前 发表
其对优质地块的需求更加强烈
本站网友 ie恶搞迷
9分钟前 发表
去年北京完成经营性用地供应72公顷
本站网友 谁给个成人网站
12分钟前 发表
地方政府推地量小
本站网友 眼球
18分钟前 发表
去年北京完成经营性用地供应72公顷
本站网友 羊痘
26分钟前 发表
均未完成当年的计划规模
本站网友 太原星巴克
10分钟前 发表
是导致供需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
本站网友 赵志荣
7分钟前 发表
成都市推出10块土地
本站网友 苹果鼠标
17分钟前 发表
  事实上
本站网友 papi酱拍卖
21分钟前 发表
201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