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买房著名中介及银行均被牵涉 律师提醒:严守流程细看合同

5 13

按揭买房著名中介及银行均被牵涉 律师提醒:严守流程细看合同

 最近,有北京业主在微博上诉说卖房被骗的经历,他在某著名中介处与一位买家签署买卖合同,买家支付三成首期即过户,他们看在某著名中介所谓的“担保”份上,不疑有诈,但后来才发现新买家随即把房产证在银行做纯抵押,所得款项一直也没有支付其余七成的房款。据悉,现在北京已有10多户人家受骗。长期关注本版的读者相信对北京这个骗案也不陌生,记者曾于2010年1月对在逸景翠园、光大花园爆发的“信用通案”进行密集报道,提醒业主方警惕按揭付款可能涉及的风险。“信用通案”涉及40多户业主,最终在公安的调查之下,2010年11月有关案件成功侦破,0多名业主退还0%首期,房产证“完璧归赵”,目前还有两户业主因故未能领回有关房产。

  买家以按揭方式购房,是市场上通行的方式,二手房(二手房/)市场中约有六七成交易为银行按揭付款。但买家在银行放款前只需支付首期,其余款项则是在房屋过户入押后才支付,从过户到放款之间相差1个月到个月不等。而按照我国的物权法规定,物权采取登记制度,也就是说,在业主获得首期三成递件后,房屋权属已经转移,业主能够依靠的只是银行和中介的信用。

  月份广州市楼市成交大涨,因新政末班车的效应或许有不少人因担心新政随时实施而赶紧交易,甚至可能发生有的业主在买家同贷书未发出即递件,若一旦发生类似“信用通”或北京骗案似的事件,业主可能蒙受巨大损失。为此,记者把近日发生的北京骗案以及年前爆发的“信用通”案件梳理一遍,并采访法律界人士、中介监管机构,为读者提供有用贴士。从广州的“信用通骗案”到北京的骗案,所用手法并不新颖,但“桥不怕旧,最紧要受”,业主若不对此类的手法提高警惕,相信未来同样骗案也会再度发生。

  北京骗案:买家有能耐 著名中介及银行均被牵涉

  日前,微博上以“大傻瓜联盟”为名发帖的马先生讲述了卖房受骗的遭遇。

  去年11月底,马先生通过我爱我家房产中介酒仙桥晶都国际店,将自家一套147平方米的房子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一名姓张的女子。张某提出,自己没有购房资格,要以自己亲戚的名义买房。由于手头现金不够,先付0%首付款后把房子过户,再去银行办理抵押,60个工作日内付清尾款。

  “我当时不同意,钱没付清,谁敢把房子过户?”马先生说。可是,中介极力劝他,说张某已经用这种方式买了很多套房子,肯定没有问题。并且提出,可以和我爱我家旗下的投资担保公司签订一份“担保合同”,如果出了问题,由他们负责。签了合同马先生放心了,拿到108万元首付款后,办理了过户。

  2月16日是约定的还款日期。马先生不断联系张某,对方一直不接听电话;去中介,中介给的两个电话还是打不通。70%的尾款,就这样没了下文。

  马先生在向中介总部投诉时了解到,有同样遭遇的,不止自己一人——周边至少7名房主的9套房产,都是在去年11月到12月,通过我爱我家晶都国际店和望京网络1号店,以这种流程卖给了张某,都没有拿到尾款。

  更令这些卖房人担心的是:合同上的买房人,他们至今没有见过,合同签字都是由张某签在“代理人”一栏。马先生说,合同上的买房人填的是王某,身份信息显示是北京市顺义区城郊的农民。有同样遭遇的赵女士和王先生说,他们房子买主的通讯地址也在顺义城郊。据我爱我家公司透露,共计7户卖房者、涉及9套房产的尾款并未交接完成,买方违约未支付尾款超过1800万元。其中损失最大的王先生三套房卖了90万元,还有650万元尾款未追回。

  “如果不是中介极力劝说,让我们签了《担保合同》,说什么我也不会先把房子过户了。”多名房主都表示。马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他当初签的《房屋交易保障服务合同》,这份合同是由房屋出售方、买售方和我爱我家旗下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的。但对于合同本身的内容,他当时并未细看。“手续太繁琐,需要签的字太多,中介那么说,就相信了。”

  目前,房屋买家消失无踪,但让7户人家担心的是,已过户的房屋均已在兴业银行做了纯抵押贷款。马先生那套60万元售出的房屋,对方居然在兴业银行海淀支行抵押了40万元,还抵押给个人150万元。王先生也查到,自己一套市值50万元的房子从兴业银行海淀支行抵押了49万元,还向个人抵押了90万元。

  据银行人士透露,办理房产抵押需要有专业评估,一般只能抵押到房产本身价值的七成。业主认为“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广州“信用通”回溯:中介炒房“爆煲”

  广州市“信用通骗案”的方式与北京骗案非常相像,但不同之处在于“信用通”涉案的人员本身就是中介行人员,疑似中介炒房资金链断裂而未能及时支付房款给业主。中介行人员对过户的房屋也只是做了私人的抵押业务,后来在业主报案后,海珠区经侦大队把涉案人员全部抓获,最终促使涉案人接受业主退回0%首期,房产归还给受害业主。

  在记者当时对“信用通骗案”的连篇报道中,记者发现以三成首期购房的买家可以通过房屋交易登记中心“绿通道”快速出证,业主对此全不知情。后来,房屋交易登记中心出台新规定堵住漏洞,要求必须由买家和业主同时提出加急出证,才可以受理有关申请。

  广州地产中介:大中介不会轻易出事

  北京房屋买卖骗案涉及一个国内知名的中介企业,在北京是排名头两位的中介行业。“信用通骗案”爆发时,逸景翠园等地的大中介也知道有关中介企业出事,他表示,“信用通骗案”的业主也有在大中介处放盘,后来因为“信用通”买家给了钱多几万元而转移在“信用通”处成交,结果最后出事。

  据一位中介人士透露,目前二手房网签时,业主会签署一份“二手房中介服务合同”,这份合同是市国土房管局制定的标准合同,并没有像北京著名中介的“担保合同”。对于一些成交因故延迟而需中介行作出的担保,他们所用的是担保合同,对所涉及的担保金额会作出具体规定,而不是像北京市该大中介那样作出笼统承诺,误导业主。该中介人士表示,信用是房地产中介行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像创辉、信用通这类中介出事后,以后再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因为买卖双方不会对这种企业给予任何信心。

  记者提醒:别怕麻烦 亲力亲为

  1.资金托管。记者从中介人士处获悉,愿意使用资金托管的买卖个案少之又少,大部分买卖双方都认为要跑多一次银行会比较麻烦,其中业主对此的抵触情绪较大,认为担心收款慢。

  据记者了解,几乎各大银行都开通二手房资金托管的业务,业务不收费,银行可以对接存量房交易系统,按照买卖双方签订的托管协议按步骤付款,比双方直接过数也慢不了多少。相比起只得三成首期就不见了房产的后果,办资金托管花一点时间是非常值得。

  2.只接受一次性付款。

  记者就“信用通”事件与一位律师交流。这位多次买卖二手房的律师坦言,她卖房全部不会接受按揭付款,而且她不签署任何委托代理书,必须要自己亲力亲为。在“信用通”的一份法律文书中,居然出现“为方便办理,买卖合同、抵押合同、借款合同、公证申请等所签署的文件为空白,内容均由甲方填写”等字句。这位律师表示,我国房地产实行登记制度,产权过户即属他人,故此她要求买家在过户前把所有款项支付完毕。

  律师提醒:严守流程细看合同

  北京市律师表示,从目前看,此次事件中,买方抓住中介公司急于促成交易挣取中介费的心理,利用中介公司帮助游说卖房人,致使卖房人因相信中介公司而放松警惕。卖房人轻信经纪人口头承诺或暗示,没有认真研读合同内容而草率签约,也是导致房产丢失的重要原因,一定要引以为戒。

  1.事先了解相关流程。公民对自己的民事行为应学会负责任。拿这次事件来说,为降低风险,买卖双方交易前应当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了解正规流程,对擅自更改流程多个心眼。

  2.认真研读合同再签字。这次事件中,三方签署的交易保障服务合同内容并没有“买方如果不能按时支付尾款,丙方将承担保证责任”的明确保证约定,因此,实质上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担保”功能。房屋交易时所签合同,一定要在签字前认真研读。

  .不要相信口头承诺。卖房人如果能够举证中介有虚假的介绍和承诺,中介公司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如果不能举证,就只能向买房人追索欠款。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3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邯郸辅导班
    22分钟前 发表
    并且提出
    本站网友 小公主蛋糕店
    9分钟前 发表
    其余款项则是在房屋过户入押后才支付
    本站网友 农业生产方式
    26分钟前 发表
    其中业主对此的抵触情绪较大
    本站网友 事故四不放过
    14分钟前 发表
    房屋买家消失无踪
    本站网友 韩式三点式开了
    21分钟前 发表
    所用手法并不新颖
    本站网友 棋中论坛
    3分钟前 发表
    办理房产抵押需要有专业评估
    本站网友 乱乱的
    16分钟前 发表
    但让7户人家担心的是
    本站网友 如何锻炼意志力
    7分钟前 发表
    签了合同马先生放心了
    本站网友 html滚动条
    21分钟前 发表
    其余款项则是在房屋过户入押后才支付
    本站网友 早泄的中药方
    14分钟前 发表
    “信用通骗案”的业主也有在大中介处放盘
    本站网友 webuploader
    16分钟前 发表
    签了合同马先生放心了
    本站网友 塑料加工
    21分钟前 发表
      2.只接受一次性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