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晋江财经网

中国的养老地产概念还很笼统 万科总经理称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

2025-07-19 23:30:22 3 11条评论

中国的养老地产概念还很笼统 万科总经理称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难题的日益凸显,养老产业开始成为众多企业眼中的“朝阳产业”,不少企业更是马不停蹄地向养老概念转型。这其中,养老地产作为养老产业的“排头兵”迅速崛起。不过,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即使在被认为最成功的养老社区——北京,依然没能让许多老人们到“归属感”。

  为何国外成熟的养老社区模式在中国走不通?三四年前,地产“大哥”万科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昨天,万科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其中很多内容还需要社会去填充,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解决方案”。

  “中国的养老地产概念还很笼统”

  北京晨报:您认同养老地产是朝阳产业的观点吗?

  毛大庆:我认同。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整个养老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部分,很多地产企业看到其中的商机,开始做起养老地产。但我觉得,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的概念还很笼统,有人以为简单持有一个养老地产项目并运营就是养老地产,万科在研究了三四年后发现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北京晨报:国外与国内的商业地产有什么区别?

  毛大庆:万科是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地产商,养老地产也是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说是未来转型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从 、瑞士、美国到加拿大,这几年研究了各种国际养老模式和项目。养老院和养老地产,发现养老地产其实很复杂。国外养老地产的体划分比普通住宅销售的六七个层次还多,从50岁、60岁的乐龄人,到需要“临终关爱”人,其间的每个不同年龄段人、不同情况人的需求,都要考虑到。

  此外,国外养老产业首先是让人延缓衰老,有指导;其次,帮老人和儿童、子女进行很好的互动;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国外养老产业背后都有个强大的养老制度在支持。最后你会发现,养老院或是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解决方案。

  北京晨报: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毛大庆:虽然如今老龄化问题在中国一再被提出,但在很多环节上如何操作还没有想明白。今天中国房地产遇到的问题,以后养老地产也会同样遇到。用企业或是商业化运作模式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占据绝大多数的中低消费人的养老如何保障?这其实是个大课题。

  “建医院比建养老地产更朝阳”

  北京晨报:万科首个养老地产项目目前的进展如何?

  毛大庆:首先,我想说万科幸福汇只是个探索。做养老产品,我们的想法是首先不会去散售,这样才能都是需要这类产品的老人能享受到服务;其次,会有自己的规划,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会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东西。当然目标还是很想向国外养老院看齐,但毕竟制度不一样操作也有差异。譬如就医保险如何解决,我们也在合作医院在商议。

  北京晨报: 在建设养老地产项目中,引入医院是最大的困难吗?

  毛大庆:我感觉,建民办医院比建养老地产更“朝阳”和迫切,只是开发商建医院隔着行,不懂得如何运作。真正的养老地产需要配套的医院,不仅仅是单纯治个小病,有的老人可能天天要住在特护病房中,插着氧气和各种监护设备,因此是需要具备像三甲医院那样条件的医院。

  此外,我们的医疗报销都要在指定医院,如何把引入的高标准医院与患者的医保结合起来,我还很困惑。

  北京晨报: 为什么建民办医院比建养老地产更“朝阳”和迫切?

  毛大庆:按照时间轴计算,到2028年、2029年迈入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会达到5亿人,加上小孩等非生产力人口会达到8亿,假设届时中国人口总数还能维持在14亿,意味着6亿的生产力人口在扶养8亿人口,中国抚养比会因此发生大逆转。15年到20年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会爆发,即使现在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也赶不上。目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还属于社会壮劳力,不是医院的主流患者,但等这批人到60岁后集中涌入医院,以现有的医疗资源明显不够。所以我说,发展养老地产很迫切,但建设医院、发展医疗队伍更迫切。

  “以房养老是个伪命题”

  北京晨报: 您认为以房养老可行吗?

  毛大庆:这是个伪命题。以房养老的前提是房价一直涨而不降,无论从现实还是从经济学角度讲,都是不可能的。何况,房子卖了也不等于能养老,养老的内容有很多,不是单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

  北京晨报:您如何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

  毛大庆:虽然我坚信我的孩子会照顾父母的老龄阶段,但我还是认同到养老院去,同时还期望自己的乐龄(健康、快乐)期能尽可能地延长到最大,减轻社会和子女的负担。

  晨报记者 王丽娅

  当我们在谈论养老,我们还在谈什么?

  ■话题一

  养老金缺口的经济学争论

  18万亿原来并非“现金缺口”

  中国的养老金账户到底存不存在缺口,缺口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近来在媒体上争论不休,官方和民间也是各执一词。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大家没有对“缺口”这个概念如何解释达成统一,颇如“鸡同鸭讲”。

  最早的争论源自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领衔团队在媒体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通过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推算出按照现在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以及保障水平,如果要保障未来70年左右的现金流不出问题,那么按照现值计算,除了现有的社保资产之外,还需要18.万亿左右的资金,这也就是后来引起广泛争论的“养老金18万亿缺口”的由来。

  如果不是搞统计的或者搞研究的人,提起18万亿这样的天文数字,恐怕会惊出一身冷汗,更别说这个数字与自己直接相关。所以这样的新闻一经报道,便引发了核裂变式的争论,而大家争论的焦点自然也会聚焦在18万亿这个数字上。

  先是有媒体援引相关专家观点称,“养老金不可能有18万亿的缺口”,后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来澄清表示,“养老金账户每年账户都有结余,现金流都是正值,不存在缺口”。而就在近期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曹远征再次解释,“一个企业现金流是正值,不一定损益也是正值,当有亏损出现,你会发现必须用新的投资弥补亏损,而新的投资如果你没钱就会形成负债”。

  曹远征进一步解释称,中国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不实的,按照一般统计是1.7万亿元,而如果要形成这1.7万亿的收入,按照投资回报率10%测算的话,就需要17万亿,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隐性负债”,并非“现金缺口”。

  由此可见,所谓18万亿缺口,只是经济学家跟我们玩的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话题二

  延迟退休真的可行吗?

  支持对反对:1比9

  养老金账户到底存在多大缺口,即使经过社会各界广泛争议,至今仍是一个谜。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中国当前正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几十年来依靠“人口红利”支撑的高速增长阶段即将结束,而远在欧洲的希腊危机却血淋淋地告诉我们,依靠国家全权承担高福利性的养老保障,到最后也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悲剧罢了。

  如何缓解国家养老压力和劳动人口的短缺?这个问题似远实近,虽说尚未迫在眉睫,但未雨绸缪也并不过分。曹远征在提出国家资产负债表存在巨大“缺口”问题的同时,也在报告中提出,延迟退休或是缓解国家社保压力的一个出路,而就在此之后,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重磅消息的发布,立即引来“围观”。支持延迟退休的专家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地发挥高级专业人员的特长,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有一些专家则提出反对观点,他们害怕延迟退休会阻碍年轻人的就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啃老族”。

  “人生最最悲剧的事情就是,攒了一辈子的钱,到最后却没命花”。活跃在网络上的白领阶层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声音,他们用改编自赵本山小品的桥段来调侃延迟退休政策。而媒体在网上发起的投票结果则显示,近90%的网民对延迟退休政策持反对意见。

  虽然从样本收集的角度分析,网络调查的结论并不全面,但对某一个社会问题达成1比9的悬殊支持比例尚属罕见,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不管延迟退休政策是不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路,至少从当前形势来看,当国家尚未把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民生领域的教育、医疗等等诸多矛盾加以化解之前,就向老百姓摊牌延迟退休,恐怕这样的政策实难民心所向。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高倍房产信息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5-07-19 20:00:02

发表评论

登录

评论列表 (有 11 条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预订火车票
预订火车票 18分钟前沙发
万科副总裁
怎么胎教
怎么胎教 16分钟前沙发
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
胆固醇高
胆固醇高 21分钟前沙发
不存在缺口”
粗大的肉棒
粗大的肉棒 10分钟前沙发
官方和民间也是各执一词
查看mac地址
查看mac地址 17分钟前沙发
减轻社会和子女的负担
ud
ud 14分钟前沙发
“养老金账户每年账户都有结余
郑丽君
郑丽君 21分钟前沙发
至今仍是一个谜
房产他项权证
房产他项权证 18分钟前沙发
万科副总裁
车商汇
车商汇 1分钟前沙发
快乐)期能尽可能地延长到最大
有效祛斑
有效祛斑 8分钟前沙发
恐怕这样的政策实难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