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城镇化的话题日益升温。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官员、学者、企业家纷纷就城镇化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的观点值得引起注意,他对于城镇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分析切中要害。他认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改革,打破阻碍实现人的城镇化的藩篱。
作为一名城镇化改革的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李铁在从事城镇化政策研究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多
前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完全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繁荣所拉动的,并由此积累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政府要想真正的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去经济的“房地产化”,即以房地产市场重大调整作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如果房地产问题没有处理好,经济“房地产化”不改变,那么其他问题也只能是表象。
——易宪容
■易宪容
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反应还算平静,因为数据不仅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宏观经济政策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大幅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 经济“平行”甚至“下行”但地产却“上行”———
国土资源部28日发布中国土地市场指数(CLI)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情况下,地产景气指数进入红灯状态。经济“平行”甚至“下行”,何以地产“上行”?一线城市“地王”与三四线城市所谓“空城”何以并存?
就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接受了记者专访。
地产景气变为“绿灯”意味着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再起高潮,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出现新的“地王”纪录。“地王”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一直是个敏感词,以往的“地王”大多保持在总价几十亿元的水平,而最近出现的“地王”,其总价却都超过100亿元,上海前几天以“打造城市副中心”名义推出的一幅地块,底价更是超过175亿元,创下国内整幅土地拍卖的最高纪录。
在几年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地王”被指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不断刷新着“最新”和“最高”的纪录,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尤其是近日在湖南长沙开工建设的“天空之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个号称高达838米、比目前世界第一高楼迪拜的哈利法塔还要高10米的摩天大楼,受到广泛质疑。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摩天大楼吗?过度追求高楼大厦表面的光鲜靓丽真的是城市发展的必需吗?
2022年将达1318座
近十
国内楼市成交持续火爆,不少城市的公积金贷款余额已经“囊中羞涩”。
近日,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外界直言“余额告急”,其中,杭州、徐州宣布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以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的压力;合肥推出公积金贷款“轮候制”,根据每月资金归集、提取等综合因素制定每月放贷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公转商’是借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自住需求,”中原集团研究中心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5日,十大标杆房企权益购地293亿元,购地金额创年内新高,将502万平方米土地收入囊中,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企业重回一线城市趋势明显,新增购地城市三、四线城市占比为0。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首先,房企拿地积极是因为销售升温后补充库存的需要。拿地趋势集中一、二线城市,主要是2012年以来整体市场发展不均衡,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过多,需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强调,目前地产对流动性的依赖进一步降低,加上土地供给刚性制约,单纯依靠扩大土地供应抑制地价房价已不可能。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年均增长率为城镇人口增长率的3倍。住宅用地供应速度远远超过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过去8年间供应的住房用地,按平均容积率1.5计算,可建住房面积约84.36亿平方米;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可满足2.82亿人口住房需要。
在房价屡控屡涨的背景下,有关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消息备受关注,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产税扩围难压低当今居高不下的房价。
7月28日,在“2013年全国财税改革与创新”评选活动暨天和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贾康和倪红日谈到房产税问题时,不约而同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房产税的征收将与房价的跌涨没有直接关系。
今年以
据中国《国际在线》报道称,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近日发声,劝导年轻人先不要急着买房,“如果现在买房压力太大,不如调整好心态,先安心工作,等自己的薪酬高了,再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房产”。有人对他表示支持,说有道理;但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的飙涨,一直也不乏对年轻人买房的劝导之声。两年前,链家地产与光大银行就联手发布过一份《北京市二手房(二手房 / )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