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楼市内各种“降价”传言蜂拥而起,不少专家与媒体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唱衰中国楼市,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是声称中国楼市离崩盘只有半步之遥。但事实确实如此吗?对于真正的买房人群来讲,房价真的跌了吗?房价到底能降到什么地步呢?
置业者:量价齐跌不可信,看好的房子并没降 “专家天天都说房价要降,可是就是不告诉你那个项目降了,而我在看中的几套房子中,没有一套是真正降价的。”昨天,记者在亦庄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缺乏政府的指引的确会产生不少的混乱。
关心市场动态的人可以发现,近期,政府关于楼市的明显表态增多。而此前,关于楼市中央政府的表态并不多,即便是在两会期间,也是历年来对于房地产问题涉及内容最少的。由此可见,对于楼市不仅市场、买家、开发商在观望在等待,就连政府也在观望和等待。如果说前两三年政府对于楼市的态度是坚决地打压的话,那么今年的态度则是非常的微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中国的楼市到拐点了吗?虽然无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至少昨日西南财大发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2014》报告认为,中国住房市场的寒冬即将到来,因为空房率高达22.4%。
这份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到22.4%,比2011年上升1.8个百分点。据此估算,城镇地区空置住房约为4898万套,北京、上海等地的空房率最低。而按照国际惯例,商品住房的空置率
1,一线城市跌不动,二线城市有松动,三线城市卖不动。
2,百姓希望跌,地主不想跌,银行不敢跌,政府不让跌。
3,价格已经变态,市场已经怪胎,百姓已经无奈。
4,地价是地方政府的奶妈,房贷是各级银行的癌症
5,理论上必须跌,经济上不能跌,政权上跌不得!
上面几句是从网上看的几个挺写实的话,就给网友带来看看了。现在的房价到底如何我们也只能看着各个专家发表言论,然后在数数自己口
近日,媒体报道称杭州开始实施楼市限降令——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除杭州外,各地政府的救市举措也纷纷出台。
据媒体披露,从4月底开始,天津陆续有滨海新区差别化限购和天津放开三套住房限购的传闻传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出台及传闻将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超过10个,其中明确出台救市措施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
尽管土地财政成了很多地方债的救命稻草,由此也使得高房价居高不下、泡沫难破,但土地财政模式正逐渐进入低潮,地方债危机爆发风险日益加剧,一旦地方不能根本开源节流解决债务问题,债务危机的爆发恐怕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过去10年是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增长的1
上周二开始,一篇“杭州42个项目面临亏损,外来开发商占七成”的微信帖在朋友圈上疯传。既然开发商赔钱,那么为何还要继续做房地产?部分亏损楼盘会不会 “以降品质来弥补亏损”?面对这些疑问,本文从品牌、口碑、面子及工匠精神等4个维度解读杭州本土房企的“亏损“之道。
品牌:开发商至少需要一个代表作
为什么一个楼盘打上绿城的牌子,就可以比周边楼盘贵上15%~20%,并且仍然卖得不错?答案除
房地产市场滞销、土地拍卖热度下降,地方财政马上感到了不适应。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包括京、沪、深、广在内的1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20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房子和土地双双“滞销”,直接影响的就是房地产相关税收总量。
6月10日,一位一线城市地税局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税务局已经明显感受到房地产市
9日,建业地产、华润置地等房企先后发布5月份销售数据。统计发现,在已经发布5月份销售数据的20余家房企中,有半数房企前5月业绩出现同比下滑。 建业地产的公告显示,2014年前5个月,集团共取得物业合同销售总额为人民币40 .55亿元,同比减少13.9%,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613,651平方米,同比减少7.9%。截至2014年5月31日,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6,608元,同比减少6.4%
沸沸扬扬的沈阳取消限购传言又被辟谣了,真是热闹得很。一是传言存在不同版本,一会儿承认一会儿辟谣,弄的大家云里雾里;二是“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引得“赞”与“唾沫”齐飞。
说实话,对于房地产限购这件事情,笔者也曾纠结过很长一段时间,闹不清在当前这样一个国情下,用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是否有错。就性质而言,行政调控无疑是反市场经济的,着实该取消;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