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3日,已有万科、招商地产等29家上市房企发布三季度财报,其中8家为排名前100的大型房企。业内表示,已披露财报房企虽然仅占A股上市房企两成左右,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房企状况。
“以往上市房企利润平均率在18%以上,如今已经达到了。”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专业人士表示,“这也表明房企暴利时代或许就此结束,短期内利润率还可能继续下行,或将保持在10%-15%之间。”
据链家地产
昨晚香港宣布楼市新政 非港人要再征收15%的印花税
昨日晚间,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新一轮管理楼市需求措施,其中包括提高额外印花税额度和适用期,今日起生效。
该措施大幅提高了额外印花税税率,半年内楼宇转手税率升至20%,半年至一年升至15%,一年至三年升至10%,每一档提升税率幅度达到5%。若买家为非本地永久居民或企业,更要再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按此计算,内地买家若在半年内短炒香港豪宅
不动产登记落地是否形成对楼市回暖的对冲也一度引发决策者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土部也对此做了专题性的调研和分析。
调研的主要对象即是全国首批不动产登记联系点。“从实践情况看,重庆、青岛、徐州、泸州等地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均未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明显影响。”国土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佟绍伟如是介绍。
不动产统一登记自诞生之初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被认为和降房价、反腐密切相关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提到“金九银十”,我们会想到许多年来,一到了九、十月份,地产商推盘、购房者入市的火爆。但是这两天,在多地上演的秋季房展会上,虽然人头攒动,背后却是冰火两重天。
开发商价格稳如泰山 购房者依然观望
无论是昨天开幕的上海房地产秋季展示会,还是今天谢幕的深圳秋季房交会,展会上的热闹氛围,似乎只是一个表象,这个秋天,他们没有获得成交量的丰收,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楼市
这是一个完整而血迹斑斑的楼市崩盘实例。未曾来过鄂尔多斯的人,曾将这里视为天堂,如今,这里星光骤然黯淡。 今年前三个季度仅完成609亿的财政收入,宣示鄂尔多斯已难以续写多年财政收入平均增幅百分之三四十的传奇。回眸人均GDP逼超香港时的豪情,当地人几乎将骤然而至的大衰退视为耻辱:“一只脱了毛的孔雀还能叫孔雀吗?”
不得已,煤炭再次充当挽救鄂尔多斯颜面的关键棋子,在很多人看来,清脆崩盘的楼市,已
中国楼市正走向扑朔迷离。一方面,近期中央各部委再度密集表态,释放“调控从严”的信号;另一方面,多地政府或“加码”、或“松绑”调控,步调不一引发争议。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近期各地政府在“落地”楼市调控政策时确实呈现“松紧不一”的差异,但总体而言还是以“趋紧”为多。
陈国强表示,传统楼市旺季“金九银十”出现成色不足与地方“趋紧”为主的楼市政
香港特区政府26日推出新一轮楼市调控措施,当地专家表示,措施明显针对短期投机行为,相信短期内楼市会跌;业界则直指,这些措施对楼市算“重招”,预期楼市起码将呆滞1年。 香港特区政府当天在没有预警下推出两项楼市调控措施,包括调高额外印花税率,并新增非香港永久居民的“买家印花税”,且在当天午夜后即时生效。
研究房屋政策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表示,特区政府的动机明显针对短期投机
尽管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形成用地需求的高峰,但作为全国土地主管部门的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对于耕地保护的口径却没有丝毫放松。
目前,国土部已经确定从明年开始终止带有违规用地补票性质的“6·30”政策——这一政策曾规定,地方政府在2012年6月30日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或消除违法状态、复耕到位的违规用地,不计入所在地政府的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
《礼记》说:“大夫七十而致仕”,所谓致仕就是退休,就是说古代官员七十岁才可以退休。退休以后干吗?《尚书大传》说七十致仕之后“老于乡里”。退休之后“告老还乡”是许多做官的终极选择,回归田园是渗透所有中国人基因里的梦想。
曾几何时,城里人乡下人被一个叫“户口”的东西区隔得壁垒森严,城里人想买地住到乡下,没门;乡下人想拿到个城市户口,比登天还难。父亲退休时,一个老同事让他羡慕不已,他们老两口退休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27日在港表示,特区政府拟推出的新印花税政策是为了让香港楼市的需求、供应及交投都来自用家主导的市场,以达到楼市健康发展的目标。
陈家强当日对媒体表示,长期来看,额外印花税会减少短炒的投资者数量,需求方面减少,相对的供应也会减少,但如果市场由用家主导的话,供应将来自新楼盘的推出,加上用家本身的供应,比如“楼换楼”,各方面都会令楼市更健康地发展。
目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