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晋江财经网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来了!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2025-05-23 15:17:11 19 15条评论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来了!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来了!11月28日,苏州市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府规字〔202〕15号)。同时,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公安局将配套制定《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政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即将施行的

《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

共十六条

相较于现行人才落户政策

新政“新”在哪?

&#;&#;&#;

“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扩大

社保缴费年限缩短、年龄放宽

长三角社保缴纳累计认可

申报审核流程简化

快来一览详情!

《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

政 策 亮 点

亮点一

“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扩大

针对有来苏就业意愿但尚未在苏就业的体,苏州在2020年版人才落户政策推出了“先落户后就业”。此次调整将“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进一步放宽至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和。

1. 学历人才: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即可“先落户后就业”。

2. 专业技术人才:从高级职称放宽至中级职称以上(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可以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按照对应的职称层级办理。)

. 技能人才:把职业技能等级二级()及以上且符合我市引进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人员纳入“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




亮点二

社保缴费年限缩短、年龄放宽

&#; 1.大专学历人才社保缴费年限、年龄放宽:

年龄在5周岁以下的,将社保缴纳时间从6个月缩减为1个月;对连续缴纳社保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将年龄条件放宽到45周岁。

&#;2.符合我市引进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职业技能等级(高级工)社保缴费年限、年龄放宽:

年龄条件从5周岁放宽至40周岁,连续缴纳社保时间从6个月缩减为个月。




亮点三

长三角社保缴纳累计认可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累计认可:申请落户前十二个月内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苏州市除外)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期限,可以在申请人才落户时累计合并计算,相关缴费期限可以视同在苏州市连续缴费,但申请落户当月应当在苏州市就业并依法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亮点四



申报审核流程简化

1.对在苏就业人员,取消档案调入的前置条件;

2.对在苏就业人员,可选择本人或所在单位进行申请;

.取消拟落户对象公示等环节。

《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





人才落户与积分落户的政策互补

今年4月1日,苏州积分落户政策先行调整,进一步敞开大门吸引流动人口迁入苏州。人才落户政策作为苏州市户籍制度的一部分,与积分落户政策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符合一定学历、职称和技能条件的人才都可以落户苏州。

来源丨苏州人社发布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高倍房产信息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5-03-28 12:02:28

发表评论

登录

评论列表 (有 15 条评论,19人围观)参与讨论
橄榄油的最佳食用方法
橄榄油的最佳食用方法 11分钟前沙发
年龄放宽 长三角社保缴纳累计认可 申报审核流程简化 快来一览详情! 《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 政 策 亮 点 亮点一 “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扩大 针对有来苏就业意愿但尚未在苏就业的体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年龄放宽 &#; 1.大专学历人才社保缴费年限
欧莱雅男士化妆品
欧莱雅男士化妆品 4分钟前沙发
职称和技能条件的人才都可以落户苏州
四君子汤的功效
四君子汤的功效 20分钟前沙发
) . 技能人才:把职业技能等级二级()及以上且符合我市引进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人员纳入“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
楚天都市花园
楚天都市花园 16分钟前沙发
&#;2.符合我市引进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职业技能等级(高级工)社保缴费年限
playoffs
playoffs 10分钟前沙发
1. 学历人才: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即可“先落户后就业”
pomelo
pomelo 15分钟前沙发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来了!11月28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图书馆 1分钟前沙发
苏州人才落户新政来了!11月28日
666撒旦
666撒旦 21分钟前沙发
取消档案调入的前置条件; 2.对在苏就业人员
台湾王永庆
台湾王永庆 14分钟前沙发
互为补充
装修经验
装修经验 29分钟前沙发
按照对应的职称层级办理
刺梨的功效与作用
刺梨的功效与作用 4分钟前沙发
此次调整将“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进一步放宽至本科学历
化妆水
化妆水 1分钟前沙发
2. 专业技术人才:从高级职称放宽至中级职称以上(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
看破红尘爱红尘
看破红尘爱红尘 21分钟前沙发
可以在申请人才落户时累计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