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保障房准入门槛降低 人均月收入提高至1600元
昨天,苏州市住建局召开2013年度住房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年度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调整。住房保障的准入门槛再次降低,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从1380元调整到1600元,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从1900元调整到2300元。此外,政府购房补贴今年拟将放开二手房市场。这意味着住房保障对象在房地产交易市场,可自主购买二手房解决住房困难。 准入门槛降低
浏览:822025年03月15日 -
北京青年带着一群人买地盖房子 十年未建成惨败高房价
北京青年于凌罡只是想和一群人给自己盖栋楼,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从二环边退到六环外,那栋楼还是没个影儿。 10年前,刚满30岁的他看不惯房地产市场的暴利和不透明的房价,在网上发起倡议,带着一群人在市中心买地盖房子,当自己的开发商。这个普通的电脑工程师因此被媒体捧为“英雄”。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甚至将他比作房地产市场里的“陈胜吴广”。 Q
浏览:802025年03月15日 -
部分官员房产太多阻碍住房普查 呼吁搬掉房产普查的绊脚石
浏览:722025年03月15日 -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确保“4·20”芦山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质量
记者2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为确保“4·20”芦山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函,要求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严格落实有关农房重建要求,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农房重建应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建。县乡建设管理部门及有关对口支援单位应组织力量逐户现场指导、检查和验收。
浏览:782025年03月15日 -
中国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借鉴产城一体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今日表示,国外一些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采取了混合设施,即产城一体化,既有商业设施,也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国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理念。 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其中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等内容,让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易鹏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析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破题。 在谈及中国如何推进新型城
浏览:792025年03月15日 -
苏州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购房补贴将放开二手房市场
从七月份开始,我市将对保障性住房政策进行调整。昨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此次调整的具体内容。此次调整主要涉及“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中低收入住房销售价格、政府购房补贴放开二手房(二手房 / )市场”三个方面。 1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市区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从1380元调整到1600元;市区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从
浏览:1092025年03月15日 -
未来城市规模划分将打破行政等级限制 重新制定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并抓紧修改完善的“国家中长期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规模划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设定。未来我国城市规模划分将打破行政等级限制,根据城市所具备的承载力,人口集聚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 接近发改委人士透露,由于我国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需要,应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新特征新趋势,重新制定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问题逐渐突出
浏览:792025年03月15日 -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然不敢碰住房 公众再度失望
眼下,我国正在着手进行第三次经济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业内人士建议,能否借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之机进行住房普查呢?对此,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和专家均表示困难重重。 一边是“房姐”、“房妹”、“房爷”、“房媳”层出不穷,一边是普通百姓望房兴叹;一边是楼市调的进退失据,一边是中国住房基础数据迟迟难以厘清……住房普查无论对于民生还是中国经济,无
浏览:802025年03月15日 -
房价暴涨源于土地供应不足 长期钱荒定会影响房价
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城镇化趋势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向城市集中,第二是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第三是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第四是发展为城市群。 中国城镇化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市中心富余的能力才有可能随城市发展向其他区域转移。 但是中国没法转移:去农村居住,只能买小产权房。当公共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时候,大城市的城镇化率是最高的,约60%,二三线城市
浏览:832025年03月15日 -
江苏省地税局将率先于全国在省级范围内实现了税款征收规范统一
江苏省地税局历时半年多调研,对税款征收中涉及的征收标准“差异”不一进行全面清理,将率先于全国在省级范围内实现了规范统一。 上面提及到的差异是指依照现行涉税法律和规章,诸如成本利润率、应税所得税率、预征率等税款核定征收标准在全国并无明文统一规定,故而地方执行标准不一。 “并非是调整税收政策”,江苏省地税局法规处和新闻发言人联络处对本报记者解释说,此次统一征收标准与“调整税率”是为两个不同的
浏览:1022025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