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北京拟就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资质等,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北京拟就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资质等,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明确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建立工程质量担保和保险制度等建筑行业制度化举措。
昨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通报了上述思路。
今年北京市两会,85位(次)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4件议案,就建筑领域法规建设、招投标、质量监管等提出了17条意见和建议。该4件议案合并为一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北京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陈刚说,当前,北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建筑单位“明招暗定、黑白合同”,肢解发包,指定材料设备采购厂商和分包队伍等。而且,北京尚无一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导致建筑单位权力大,义务少。
此外,“北京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的素质堪忧”,陈刚说,技术骨干力量出现断层;劳动力流动性大;工人的技术水平很难满足现代化质量标准要求。
对于上述问题,陈刚称,将推动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地方立法,修订北京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
法规将针对“明招暗定、黑白合同”、“阴阳合同”、虚假检测报告等建筑行业“潜规则”,开出针对方。如特邀社会监督员驻场监管招投标;建立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清出北京市建筑市场;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单位一票否决,直接清出市场。
同时还将研究建立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与刑法相互衔接机制,建筑质量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引发了相应后果,建筑企业或可被追究刑责。
此外,北京将探索劳动力组织化、产业化管理制度。陈刚表示,将申请专项经费,构建适应新时期建筑业特点的作业人员培训体系,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 上一篇
苏培科:房地产调控思路得调整
近两个月来,中央对楼市调控已经不下十次喊话:“坚持调控不动摇”,但一些地方政府却在不断地试探“政策微调”的底线,楼市调控又开始显现越调越涨的局面,迫使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赴16个省(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为何一些地方政府敢于冒险博弈? 我认为,要想真正有效地调控房价,当前必须要厘清两个问题: 第一,土地财政的格局能不能打破? 如果不改变土地财政的格局,让地方政府自行
- 下一篇
上海市7月26日发文称 将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国务院向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派出督察组,地方纷纷表态严控楼市。 为稳定房地产调控,国务院近期派出8个督察组对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在内的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上海市7月26日发文称,将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的通知》中强调,将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13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lawson | 23分钟前 发表 |
就建筑领域法规建设 | |
本站网友 新城市电影城 | 3分钟前 发表 |
并向社会公开 | |
本站网友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 5分钟前 发表 |
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 |
本站网友 3天快速瘦腿 | 9分钟前 发表 |
清出北京市建筑市场;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单位一票否决 | |
本站网友 磺胺脒 | 23分钟前 发表 |
将推动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地方立法 | |
本站网友 我的性史 | 29分钟前 发表 |
将申请专项经费 | |
本站网友 面痣图解 | 13分钟前 发表 |
昨日上午 | |
本站网友 拉屎 | 5分钟前 发表 |
技术骨干力量出现断层;劳动力流动性大;工人的技术水平很难满足现代化质量标准要求 | |
本站网友 1978年 | 2分钟前 发表 |
将申请专项经费 | |
本站网友 alertdialog | 12分钟前 发表 |
陈刚说 | |
本站网友 浦东区二手房 | 25分钟前 发表 |
并向社会公开 | |
本站网友 中国妈妈 | 12分钟前 发表 |
招投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