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信息
高倍房产信息网是全新的全球房源信息分享平台,高倍房产提供全面实时的房地产资讯内容,为全球网民提供专业的新房、二手房、租房、豪宅别墅、写字楼、商铺等全方位资讯信息。为业主、客户及房地产业内精英们提供实用的选房技巧、房源信息资讯。
-
购房压力大按揭贷款难 公积金贷款再次提高门槛
在“穗六条”出台之后,广州公积金政策一直按兵不动。不过,记者昨日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改变。《广州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根据上述两个文件,今后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市民或将不可以再进行公积金贷款,而且贷款(贷款 / )额度也会有所收窄。 公积金也开始发威提高门槛,这
-
房价会不会降 刚需买房别管他降不降该买就得买了
房价会不会降?天知道!等还是买?“拿个硬币一扔,正面就买,反面就不买。” 2014年春节过后,在“马上有”的各种期许下,“楼市崩盘”、“楼盘降价潮”如期而至。面对这股浪潮,有人说,别等了,2014年房价还会涨,年初买房才是正王道,难道你还想重蹈覆辙吗,2013年的房价暴涨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但也有人说,坚决不买,房价下跌就这一两年的事情,难道你想刚买的房子就跌价吗? 到底在什么时候
-
销量地产金融欠佳促使房企选择垫首付等激进的营销策略
3月23日,杭州萧山区一楼盘正式降价,最高降幅达2700元/平方米,引起业内不小震动,甚至被视为当地楼市第二轮“降价潮”来袭。就在一个月前,杭州楼市刚刚经历过一轮“降价潮”,一些楼盘降价幅度高达数千元。 而在房价一向“坚挺”的一线城市,也出现了房价松动的迹象。日前,位于北京大兴区的一个项目以低于市场预期近3000元的价格入市,引起广泛关注。 无独有偶,在不少城市出现楼盘降价现象后
-
3月楼市倒春寒 全年楼市成交整体下滑成定局
2014年3月的楼市,并未像往年一样出现一个小阳春。 截至3月中旬,各地楼市成交平淡,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市场均出现了强烈的观望情绪,北京、广州甚至出现个别项目降价促销或低价入市。 如果说2月份杭州德信降价还是小开发商的个别事件,那么3月份以来万科、保利等大型地产商在一线城市的促销动作,则可能预示了新一轮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到来。 多位地产界人士认为,今年楼市成交整体下滑已基本成为
-
大多数买家偏好小户型公寓 购买商业公寓都是出于投资
在“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调控基调并未发生任何变动的市场状况下,广州住宅市场依旧受到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二手住宅市场投资占比连续数月稳定在10%以内的低位。限购之下,不限购的商业性质物业继续受到已没有购房资格的投资客青睐,其中,总价在百万元左右的商业公寓最受小本投资客青睐。合富置业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广州商业公寓市场买家当中,仅有22%的买家购买作自住用途,其余七成多的买家购买商业公寓均有投资
-
楼市涨跌每个人都有自己见解 喊得最响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回顾上周佛山舆论走势,“房价”无疑是其中一大热点,佛山房价是否会出现松动?还是继续上升?多种猜测与议论在佛山各大媒体的官方微博、地产公司微博、主流论坛,以及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笔者通过监测、分析发现一个较为有趣的现象,地产开发商及其所有的网站、微博依旧继续公布房价上涨的消息;传统媒体则偏向于寻找房价下跌的新闻。 网友一方面对房价下降的新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方面又不相信房价会下跌。这其
-
二手房交易让房主降价比中介费打折容易
“中介费就按房款的2.7%标准收,确实一点儿也不能给您减免。”听见一家大型房产公司的经纪人这样的回话,打算在北四环买房的市民杨女士有点发蒙。不是都说现在房子不好卖吗,好容易赶上个要买房的,可在中介费上经纪人咋还这么抠呢? 杨女士的遭遇在近期很有代表性。昨日,据多家房产中介机构统计,截至上周末,3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约8800套,比去年同期下降近80%。在即将过去的一季度中,北京市二手
-
以前买房是鼓励现在买房是严厉 炒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多年以来,即便房价已经高得难以承受,但买房一直是抗通胀甚至是投资理财的首选,这主要归功于近十年来“黄金”都贬值了,但房价依然“越调越高”,升值潜力超过任何一款“宝宝产品”。 但是,2014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房价“降价潮”,令2013年实现“大丰收”的楼市迎来了大逆转,一时间“楼市崩盘”成为舆论焦点。曾被认为是投资首选的楼市“安全岛”,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 收益,十年房价涨了300% 时光飞逝
-
利益阻碍联网难影响监督效果 反腐力度需不断加强
在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豪宅、别墅等二手房“抛售”的现象,一些高端项目动辄降价几百万元以吸引买主。与此同时,近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 近年来“房叔”“房姐”不断被曝光,令公众对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建成有了更多期待。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市民,他们认为这一系统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
-
楼市今日看涨明日看跌 老百姓到底该听谁的?
我们的房子要贬值吗?我们的财富会缩水么?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方房价下跌、房地产商叫苦喊疼、楼市崩盘论又来。与此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冬奥会一系列概念的推出,又有许多城市的房价还在涨。楼市为何得了“冷热”病?今日看涨、明日看跌,老百姓到底该听谁的?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如何看待日益分化的市场?开发商跑量销售又为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