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拆”事例成拆迁方的借口 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35 15

“误拆”事例成拆迁方的借口   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近年来“误拆”事例有增多趋势,“误拆”也成为拆迁方的借口。笔者认为,“误拆”不是小事,故意“误拆”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是出于某种动机和目的,非法毁灭或者损坏公共财物或者公民私人所有财物的行为。“误拆”行为人具备本罪所要求的主观方面构成要件要素——毁坏公私财物的故意。“误拆”行为人在未经建筑物合法所有人许可,在事先赔偿无法谈拢或者没有商谈赔偿事宜的情况下,以“误拆”为名,实行先拆迁后低估赔偿,而事实上达到的目的。此类“误拆”行为人主观上的主观故意表现明显,使用各种方法希望或放任公私财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全部丧失,或者将公私财物部分毁坏,使其部分丧失价值和使用价值,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达到我国刑法所要求的定量因素——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条的规定,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次以上的,纠集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该给予追诉。本罪的“其他严重情节”,一般是指毁灭重要财物或者物品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动机和手段特别恶劣的等。在事先赔偿无法谈拢或者没有商谈赔偿事宜的情况下,行为人先拆迁后实现低估赔偿,意图逃避的处罚,事实上也达到了的效果,其动机和公然对抗国家法律的手段应该认定为特别恶劣。如果造成拆迁人员自身和被拆迁户人员以及其他众伤亡的,或者引发体性事件等,都应该属于“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目前刑法规定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刑罚也是按照自然人犯罪进行配置,单位不构成本罪。单位组织“误拆”的,目前应该以自然人犯罪进行处理。笔者建议修正相关规定,将单位增加规定为本罪主体,并配置相应刑罚。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5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广贺高速
    20分钟前 发表
    “误拆”不是小事
    本站网友 桂林房屋出租
    22分钟前 发表
    使用各种方法希望或放任公私财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全部丧失
    本站网友 青鸟瑜伽
    27分钟前 发表
    “误拆”也成为拆迁方的借口
    本站网友 长春亚泰富苑
    13分钟前 发表
    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
    本站网友 白醋的功效
    21分钟前 发表
    其动机和公然对抗国家法律的手段应该认定为特别恶劣
    本站网友 自行我路
    3分钟前 发表
    本站网友 苏州房产报道
    5分钟前 发表
    使其部分丧失价值和使用价值
    本站网友 徐立图片
    24分钟前 发表
    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
    本站网友 骨肽注射液
    30分钟前 发表
    单位组织“误拆”的
    本站网友 bulldog
    2分钟前 发表
    目前刑法规定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
    本站网友 婴幼儿喝什么奶粉好
    2分钟前 发表
    本罪的“其他严重情节”
    本站网友 safari浏览器下载
    1分钟前 发表
    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
    本站网友 五日京兆
    4分钟前 发表
    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条的规定
    本站网友 单身综合征
    0秒前 发表
    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