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信息
高倍房产信息网是全新的全球房源信息分享平台,高倍房产提供全面实时的房地产资讯内容,为全球网民提供专业的新房、二手房、租房、豪宅别墅、写字楼、商铺等全方位资讯信息。为业主、客户及房地产业内精英们提供实用的选房技巧、房源信息资讯。
-
各家地产看空楼市 督促开发商降价走量
一周多前,中原地产发表了堪称史上最强烈的看空楼市观点,警告房价已进入下降通道,9月前赶紧逃命。 这并不是中原地产一家之言。一段时间来,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几大地产中介中原地产、世联地产、链家地产等相继发表看空楼市的言论,并敦促开发商降价走量。 比如,中原地产在6月18日就旗帜鲜明的提出,2014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虽然不是历史最差的,但却是争议最多的,新房高增长时代已经终结,房价下
-
开学季来临学区房价面临上涨 九成购房首选学区
随着“开学季”的来临,学区房再次受到人们关注。近日,红网发起了关于长沙学区房购买意向的调查问卷。截至6月20日,调查结果显示,近9成网友表示将来会购置学区房;按区域来看,购房者更青睐长沙市雨花区学区房。 近9成网友欲买学区房 本次网络调查,网友分五个年龄段。其中,25—3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达50%。调查显示,有87.5%的人表示将来会购买学区房(学区房 / ),12.5%的网
-
楼市成交低迷购房者不愿入市 房企量价促销求去库存
截止5月底,全国54个主要城市共销售住宅96.8万套,同比下调幅度达到了22.5%,超过两成。面对目前成交低迷局面,许多购房者不愿轻易入市。而不少房企则加快推盘节奏,希望抓紧最后一段时间改善上半年的销售业绩。 但房产市场推盘节奏逐渐加快,并未使库存去化明显改善。市场看跌情绪较重,部分未消化的新增供应转化成为库存。 值得一提的是,逐渐增强的看跌情绪导致一线城市库存明显上升。专家分析,
-
房企频推特价房 购房者擦亮眼睛谨慎考虑再入手
面对楼市下行的大环境,开发商压力倍增,“特价房”、“一口价房源”等成为他们最常用的营销方式。无论是打价格战,还是舆论战,面对房企频频推出的特价房,购房者眼花缭乱,一时难以抉择。 对于购房者而言,真正遇上经济实惠的特价房,无疑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但特价房真的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还是存在某些猫腻?究竟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真正的特价房?哪些特价房又值得购房者下手呢?下手前,不妨擦亮眼睛,谨慎
-
政府和开发商互相打气壮胆 难掩市场发展隐忧
2014年已经过半,纵观这半年的楼市,境况持续低迷,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伴随着两年的高歌猛进之后急转直下,中国楼市高烧已退,带着些许悲凉。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持续收窄,今年5月份已有35个城市房价出现下降,伴随房价下跌的是销量下降、库存高企,开发商拿地的热情降低。就连潘石屹[微博]近来也发微博打趣楼市近来的颓势:“见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和一些开发商朋友,对未来互相打气,互相壮胆。开发商朋友们悠着点
-
商业地产逆市利好是资本保值增值的最佳选择
最近,在房价下降之后,多个城市出现先前购房者“维权”的事件。本地业内人士表示:房产商以降价求销售量,的确是让之前已经购房的“老业主”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住房消费往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开支,许多人为购房背负了沉重的房贷。如果尚“有贷在身”,一旦房价大幅下跌,不仅意味着家庭财富的巨大缩水,更会将其逼入严峻的困境之中:与每月需要偿付的高额房贷本金和利息相比,住房甚至可能会成为一笔令人痛苦的“负资产”
-
楼市涨跌房价数据打架 政策松绑一线房价假涨真跌
转眼间,6月也将进入尾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大房企的半年考。是喜,还是忧,不日答案就将揭晓。数日前,两组“打架”的广州房价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同样出自于“官方”,为何房价涨幅统计出现较大差异?即便我们不去深究这里面的原因,但不少房企开始忙起来了。或是感受到了房地产行业分化的提速,为了今后的日子能够好过一些,中小房企已经开始转让股权,借股权交易所来缓解资金压力。6月20日在南京举行的土地
-
央行采取针对性宽松政策 金融风险短期可控
受货币宽松(政策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以及信贷增长加速)的影响,住房市场的下滑态势在2012年年中时得到扭转。但是这一次,政府不太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货币宽松政策。实际上,央行已经汲取了上次教训的经验,转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针对性宽松政策,而不是实施整体宽松的信贷政策 。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70个城市房价指数,与上月相比,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
-
房屋产权归属问题是金融介入以房养老面临的最大难题
舆论近年来热炒的“以房养老”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昨日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宣布在四个大城市进行为期2年的试点。 虽然目前舆论对“以房养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从现实情况看,“以房养老”难以大规模展开,不大可能成为解决社会 “养老”问题的主要手段。 首先,过去10多年来,中国楼市经历了黄金10年,持续飙升的
-
租房也能落户 是否导致楼市需求急剧萎缩?
日前,广州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联合下发《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 已暂停半年之久的广州人才引进入户工作即将重启。据媒体报道,落户所需的住所证明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以往要求必须有自有房产证明,现在连租期在一年以上的租赁合同也算在内。 据该文件表述,落户所需的“本市合法住所证明”,包括本人或夫妻共同拥有房地产权的固定住所的合法产权证明;政府、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