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0年,北京市土地的平均价格为近8000元/平方米。而北京市的国土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即164.1亿平方米。
假如能将北京市土地全部变卖,即将这两个数据相乘,可以得出当前北京土地总市值已经高达130万亿元人民币。
而据学者估算,2010年美国GDP总量预计为14.5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95万亿元,这意味着用北京的地价,“买下美国”
此次政策比较严格,但还只是系列调控政策中的一步。房产税肯定是要出的,未来还会有更细更严的政策。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去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11月份缩小1.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八个月出现放缓;但环比继续上涨0.3%。
强劲的投资以及难以压制的销售回暖,显示着今年政府调控的攻坚战将愈发艰难。
国家提高二套房首付标准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
8月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这是自去年“两会”后和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管理层首次对于目前正在坚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走向何方的明确表态,那就是既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短期内还要坚持。而在这之前近一年半的时间内,旧的政策走向何方不明确,新的政策有哪些也同样不明确,房地产调控处于“真空”状态。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高
一直以来,楼市的产品在变、定位在变,市场秩序也在变。或许,政策紧箍和市场博弈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刚需”二字。其中高层产品在楼市历史的变迁中,演绎了相对逆袭的角色。
高层稳握今夏市场蓝筹
如果数说楼市中存活时间最久、受关注度最高的房地产业态,那么,高层、小高层产品当仁不让。当楼市随气温升高而归于平淡之后,高层项目似乎就成为了成交量的保障。
据悉,今年6月份开始,高层产品月成交量虽然无
对于普通住宅的认定,北京有三项标准:容积率、建筑面积以及区域单价,其中前两项变动为固定值,但区域单价却由于北京房价保持上涨趋势,而多次滞后于房价,导致不少定位刚需楼盘的项目遭遇被豪宅的尴尬。
北京目前执行的是2011年出台的普宅标准。有媒体报道称,时隔近两年,北京新房中普通住宅已几乎绝迹。事实上,不少六环外的小户型、低总价的楼盘(楼盘 / ),购买的人群为首次置业刚需族,但却要缴纳与有钱
过日子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涉及到住和行。好,我们先说说住,住房的商品化改革改善了千家万户的居住条件,可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说房屋维修就是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之一。我们都知道电梯的使用年限只有15年,到期不换就可能有危险,甚至会害命。再有下雨的时候房子漏水,要修屋顶,这也要用钱。而这笔钱交的时候均属强制叫公共维修基金,不交就拿不到钥匙,而花的时候却常常有意外,很多时候业主
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原本“一房难求”的保障房,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房等人”现象。
从没房到有房是一种性质,从有房到有更好的房则是另一种性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基本生活条件,后者
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对于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力度很强。我国首条跨省轨道交通线——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连接着上海与昆山。图为4月30日,一辆轨交列车在该交通线上进行空载试运营。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中小城市的发展问题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激发中小城市活力;如何进行科学规划,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如何通过融资创新为中小城市增添动力?
8月10日,由新京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
大房企纷纷“强强联手” 小房企感叹“揾食艰难”
日前,标准普尔发布的一份有关内地房企信贷环境的报告指出,内地房企的借贷环境将出现分化。由于中央政府加强监管包括信托融资等行为,相信未来6至12个月,较小型房企将更难获得借贷或借贷成本上升。
标准普尔的信用分析师进一步表示,随着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从今年上半年129%的高位回落,大型和小型房企之间在融资成本和融资可获得性方面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
购房前要先了解周边情况。
前思后想痛下决心,花了毕生积蓄购买的家园,有一天突然在自家阳台下建起了骨灰楼、架设起变电站,或者楼下开起了餐饮一条街,甚至地铁在脚下施工弄得房屋开裂、下沉……这些让业主们痛苦的遭遇,近来在东莞市区多有发生。由此导致业主集体维权、抗议和诉讼的纠纷此起彼伏。为此,记者就置业时如何避免“周边陷阱”进行了调查。
案例:新建小区旁建骨灰楼引发冲突
最近南城江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