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一二手房销售单位必须在醒目位置为每套房明码标价,以打击价格欺诈现象。但据记者调查,该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房一价”形同虚设。网民说,房地产调控任重道远,需要坚实走好每一步。政策必须进一步细化,以坚决堵住市场漏洞。
一房一价上演“开门黑”
国家发改委的“一房一价”政策让人看到了国家整肃房地产市场的坚定决心,可有效遏制开发商“坐地起价”行为。但是,这项楼市新政执行的头一天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亿。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下降一半。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去
在限购、限价、限贷等一系列楼市政策压力下,一季度我国楼市“高烧”日渐减退。但近日,部分地区楼市开始呈现回暖势头,京沪杭三地尤为突出,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
5月1日,《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要求商品房销售要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之后,官方还
5月1日起执行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商品房经营者对每套商品房(包括二手房)进行明码标价,即“一房一价”。
“一房一价”能否给消费者带来切实的利益,能否有效调控房价,能否抑制部分开发商的违规投机行为呢?对楼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抑制房价涨势
杜绝“坐地起价”
发改委规定,自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价,业内人士表示,该政策是房地
发改委拟对商品住房实施反暴利规定的消息,消息一经披露引发各界热议,对此,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表示,首先要承认房地产是暴利,开发商随便涨价是不应该。
2011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5日在北京举行,张汉亚在会上发言时作出如上表述。 张汉亚分析称,很多房地产商说利润率就百分之十几,但是要看什么叫利润率。一个房地产商,手里面有30%的保证金
中国社科院5日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表示,2011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将面临攻坚战,更严厉的调控政策或将被迫陆续出台。
蓝皮书认为,最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未能有效抑制市场投机性需求。土地供给、交易税费、金融约束等政策工具,往往只针对新增市场,较少触及既得利益。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可能将向存量市场延伸,住房持有环节可能成为未来政策调控的重点。
蓝皮书表示,改革导致既得利益调整,面临多方阻挠
国资委日前下发《关于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要积极争取地方支持,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
网民表示,引入央企这一有生力量,将对资金紧张、资源不足的保障房建设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央企擎“尚方宝剑”入场后有可能与民争利。因此,央企应该厘清利益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方:央企有必要驰援保障房
署名“田步亮”的博客文章说,保障性
据北京中原研究部对监测样本楼盘的统计显示:2011年4月北京中高档二手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4209元/平方米,二手商品房买卖领先指数为312点,环比2011年3月下降0.52%是继10年8月环比下降后,相隔7个月的首次下降,而同比2010年4月上涨0.60%,已基本持平。
4月二手住宅成交量约为9172套,环比3月下降了约18%。从同比表现来看,较2010年4月成交量更是下降了72.12%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7日表示,未来楼市面临大的调整,将降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石小敏是在“中国改革发展论坛暨《中国改革报告2011》首发式”上做的这一表态。据他介绍,最近两三年,中国的楼市加上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概占到社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拉动当年GDP四成以上的增长。如果楼市投资增长率大幅下滑,甚至零增长,那么经济增长可能由两位数往下掉三成到四成,掉到8%以下完全有可能
上周的“五一”房展,不出所料地继续清淡无味,以至于大多数媒体都不愿意给予它太多重要的位置。至于说它比3月上海之春房展多了点人气,依我看完全是因为天气暖和了、更加适合人们出来走动走动的缘故,与楼市的回暖毫无关系。
事实上,不仅是这一次房展,随着调控政策下楼市的持续低迷(不是价格,而是交易低迷,价格依然坚挺)僵局,昔日无一不重要的房产新闻越来越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眼下,大众的眼球正迅速地聚焦